理论解读
江宇:国有经济要当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
国有经济要当好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
文 · 江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国企改革成就和经验的高度凝练,也对国资国企主动担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主力军角色赋予了更大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我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至少取得了两个历史性成就。第一个成就是,做强做优做大国企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之前的一段时间,妖魔化、否定国资国企的声音很大,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甚至向中国推荐把国企比例降到10%以下的极端私有化方案。党中央排除重重阻力干扰,理直气壮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十年来,国资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各方面经营指标,以及在社会舆论中的认可度、美誉度,发生了大幅度跃升,可以说国资国企实现了浴火重生,为我们在世界大变局中稳住阵脚、有所作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个成就是,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引领,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逐步形成,日益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十年来,我们在过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创造性地把党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群众工作优势等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结合起来,创造了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也不同于传统国有企业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回答了党怎样领导国有经济、党的领导与国有经济怎样融合等问题,为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提供了完备的制度保障。正因为实现了这两个重大突破,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资国企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截至2023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6.6万亿元,是2012年底的2.8倍,增加值、收入、利润与2012年相比均翻了一番。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等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达到32%,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万亿元,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改革发展发生了全局性、转折性重大变化,科技创新力度空前加大,布局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有效发挥。二战之后的世界现代化浪潮中,即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举办不少国有企业,所以才使得20世纪50—70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的时代。中国发展国有企业,既是出于社会主义的性质,同时也是启动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托国有经济,集中资源建设了机械、冶金、有色金属、石油、电力、交通、化工、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成为世界唯一的产业门类齐全的发展中国家。依靠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实现了全民就业,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世界上领先的载人航天、探月、深潜、高铁、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等领域,均是国有企业主导,打破了国际垄断,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2008年以来,欧美等国的经济危机进一步表明,不顾一切地盲目私有化是有害的,必然导致劳动和资本的对立,财富和收入的两极分化以及严重经济危机,并进一步向包括我们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输出危机。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意义就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时还进一步指出:“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这“两个毫不动摇”加“两个不能动摇”,完整地构成了对我国所有制问题的基本观点。既讲了辩证法、两点论,又指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国企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在未来中国式现代化“下半场”的征程上,国有经济仍然是主力军,并且将发挥更大作用。这是因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下半场”考试中,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回答出来的,没有现成答案可以借鉴。西方式现代化最大的弊端就是以资本为中心,要纠正这个弊端,在政治上要加强党的领导、防止资本盲目扩张,在经济上,就是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没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而让私有制资本成为主导,那么就必然陷入和西方一样的以资本为中心的弊端。过去几十年,我们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创造和资本主义同样的发展成就,在“下半场”考试中,要创造超过资本主义的成就,就必须更加充分地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纠正市场盲目性、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作用。一些观点把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国有经济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事实证明,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不矛盾,反而完全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企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能够延长产业链、营造新的产业生态,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拓展空间,大型国企通常需要依靠大量的中小企业提供配套。近年来,经常出现国有经济投资增速超过非公有制经济的现象,这主要也并非由不公平竞争造成的,而是由于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条件下,国有经济更能担当发挥逆周期调节、治理市场失灵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在房地产、数字经济等行业,一度出现资本过度扩张、投机性过强等问题,在国家对这些行业规范治理的过程中,过去粗放扩张的民营企业受到影响较大,但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促进民营企业自身健康发展壮大的必要阶段。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继续发挥国企的作用,总的思路是发挥公有制资本的优势,超越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模式,治理市场的盲目性。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公有制本身的优势,我国国有经济能够降低市场的盲目性,行为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人民长远利益,在科技创新、普遍服务、绿色发展、劳动保护和走出去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经济的这些优势将更加明显。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集中力量办大事,占据经济技术制高点。发挥大型国有企业集中资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扭转目前科技创新力量分散的局面,补上基础性理论和共性技术这个短板。发挥自身规模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挥龙头作用和平台作用,在新兴产业等领域激励民营企业发挥技术、管理和制度等方面优势,为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贡献活力。主导推进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做长期资本、耐心资产、战略资本,扩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性领域的投资。国有资本是天然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坚守主责、做强主业,同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与考核体制,进一步体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提升和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公益性国有企业(包括公共服务机构)不以利润为唯一目标,有利于补充我国当前公共消费不足的短板,降低居民在住房、医疗、教育方面的费用负担,如在医疗领域扩大基本药物和医保药物定点生产、统一配送,在养老领域扩大公益性养老机构建设,在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地方,由国企收购并经营盘活空置住房,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青年职工等的住房问题。抓住数字化的机遇,深度参与和引领数字治理。中国具有庞大的人口规模优势、政治体制集中统一的优势、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的优势,这些对建设信息化、大数据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比其他国家更好地实现互联互通、融合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数据共建共享的平台,实现“数据社会主义”,不能走向主张资本无序扩张的“数据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应更多承担起深度参与和引领数字治理的责任,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平台中发挥重大作用。占据产业链关键节点,担当国家安全“压舱石”。维护国家安全,前提是要占据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关键节点,掌握关键的战略性物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资源能源瓶颈凸显,产业“卡脖子”难题日益突出,国有经济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创新优势,以“链长制”思维推动产业转型壮大和发展,围绕国家战略安全布局和市场发展需要,为推进国产替代进程作出贡献。 来源:国资报告
AG8亚洲国际游戏集团